從培靈學校的聲明及林慧思老師的身教看何謂教育專業
什麼是教育專業?誰有權為教育專業定下一個定義呢?培靈學校校董會批評林老師的行為嚴重影響教育專業形象,我們必須問何謂教育專業呢?為什麼教育是一個專業而不能被補習老師或電腦等機器代替呢?其實答案十分簡單,因為教育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專業。以人為本中間存在兩個人,一個是學生,另一個是傳遞者。以學生為本,是教育專業要經常問,學生學了什麼。從林老師的身上,凡學生學了什麼呢?他們學會了,一個能分辨事非,在危難關頭願意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維護與自身利益無關的正義。雖然,她用了一般社會不容易接受的方法(我不認為是錯),但她的動機與勇氣,豈不是我們期望學生學習到的高尚情操嗎?從另一方面,為什麼教育仍需由人來傳遞呢?正正是因為事非對錯不可能以一些機械式的原則來判斷,我們絕不會教學生「講粗口」,因為「講粗口」在一般情況下,都會令人覺得被侮辱。但從人類的歷史及文化來看,粗口是每一種語言及每一個民族都有的言語,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語言本身是有其限制的,不能表達一些超出常理而引發的感受。例如你看見一些禽獸不如的行為,你可能真的詞窮而找不到任何語言可以表達我的感受時,「粗口」便成為發洩對這些禽獸不如的行為的一種渠道,例如面對六四、敘利亞及埃及的政府鎮壓行為時,「粗口」在這情況下,只是一種符號,而不代表其表面的意義,而是表達人類對這等行為沒有語言能表達的反感而已。
又例如殺人是錯,但沒有人會指出二次大戰中,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是錯。我們會共同記念及為戰爭帶來的傷害而默哀。但不會是非不分,把一個為了阻止更大傷害的必須行為,用簡單的道德原則來說成是錯。正正是世上的是非不可能用公式化的簡單的原則來分辨,以致教育仍是一個專業。另一個而重要的原因是,教育需要老師身教,而不是用一些冷冰的語言及原則取代。林老師正正用她小小的身體,示範了一課作為何謂老師應有的專業。
相反,學生又從校董會的聲明中學會了什麼呢?從校董會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把教育的價值放在學校的聲譽而不是事實的真相與更高的教育意義。所謂校譽重要還是教導學生要尋求事件真相、分辨是非及為公義而要有勇氣發聲重要呢?我想,後者才是教育應有的本質。而令人失望的,是在聲明中,他們完全沒有提及林老師「講粗口」的動機與處境,只用一個簡單及幼稚的原則,把原本複習的事情描述成不雅,把一個願意挺身而出,為其他人被不公對待的勇敢行為說成是不符教育專業操守。校方的聲明不禁令人懷疑,他們都是為了自身學校受的壓力而向有關的政治勢力屈服。雖然沒有任何的證據,但整件事的發展,由網上被剪的片段開始、旺角的不尋常的集會、特首高調要求教育局給予報告到由重案組調查林老師的事件。我不禁問,何時香港已病入膏肓而不自知?